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自贸为笔,绘出京津冀新画卷
发布日期: 2023-09-18      来源: 国际商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太行山以东,渤海以西,有一片地理区域,如同一盘联动的棋局,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这就是京津冀。

    在北京,走进科技创新片区,鳞次栉比的楼宇里,科研人员繁忙工作,一项项成果如春笋般冒出。

    在天津,走进东疆港口,这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货物进行装卸,一艘艘航运货船往返穿梭,伴随着几声“嘟嘟”的喇叭声,万千货物开始驶向远方。

    在河北,走进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企业正在开展物流、仓储、加工、销售等各种业务,利用保税区的优势,企业实现了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运营。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地联动,一起走过数千个日夜,实施跨省域协同创新。

    时值盛夏,记者跟随“中央媒体自贸行”的脚步,一起走访京津冀三地,感受自贸试验区的朝气蓬勃和繁忙奋进。

    创新货物监管方式

    物流配送更高效

    7月6日,一批价值约300万元的进口葡萄酒从法国漂洋过海运抵河北,通过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海关“秒级”放行后,运载着50吨货物的2辆卡车缓缓驶向仓库。

    在诚融科技企业综保区仓库门口,一箱箱货物有序卸下,最终放置在仓库指定货架上。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进入综保区仓库的葡萄酒中,既包括保税产品,也包括非保税产品。

    “如今,非保税货物也能进入保税区了。”诚融科技企业负责人姚振海表示,以前,为了存储非保税货物,企业不得不在区外租赁仓库,这不仅为订单的组货、装运带来不便,还增加了企业存储成本。

    “为帮助我们解决难题,河北自贸区推出了一项制度创新——‘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姚振海兴奋地表示:“该项创新举措推出后,我们的非保税货物能以非报关方式进入保税区仓库了!”

    诚融科技一口气儿取消了好几个区外仓库租赁合同。保税物品和非保税物品不再异地存储,企业也不用高价租赁区外仓库,自此,在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两种仓库仅隔一条铁门,两种物品可以同时装车。

    “这项制度创新,为我们节约了近5000平方米的仓储面积,降低仓储物流成本近百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仓储使用效率。”姚振海兴奋地说。

    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达4.35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划、兼具口岸功能区和综合保税区的综保区。据河北自贸区服务局副局长杨长东介绍,“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是河北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措施之一,极大地增强了综保区的物流配送功能,对服务和带动高质量开放发展意义重大。

    这种制度创新的兴奋劲儿,在天津同样存在。

    以前,21天才能完成的业务如今仅需要3天。16艘船舶,共64余项业务,一整套办理流程处处能体现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东疆速度”。

    单个事项办结时限从7天压缩至1天;船舶识别号申请、船舶名称核定改为当天办结;审批时间压缩了60%……“东疆速度”的背后,载满了“自贸创新”。

    东疆,是中国海工船舶基地,船舶租赁业务在全国占比达80%,海工类船舶登记业务数量庞大,办证换证业务次数频繁。为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东疆海事局充分利用自贸区叠加综保区先行先试创新优势,打造了“东疆事东疆办”一站式服务体系——2021年5月18日,27项海事事权由天津海事局下放至东疆,其中便包括天津自贸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等10项登记事权。

    自此,东疆成为了继上海洋山港、海南洋浦港之后全国第三个海事全能审批区域,“东疆事东疆办”的一站式快速通办服务彻底解决了企业在天津市区和东疆“两地跑”的问题。

    “对于外地办公的航运企业来说,此举解决了来回奔波的大难题。”天津海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东疆事东疆办”一经推出,很快吸引了更多航运要素聚集东疆,东疆船舶登记业务当年同比增长400%。

    “我们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东疆速度,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中新航运(天津)有限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表示,新制度推行后,如今企业每艘船舶可带来经济效益超50万元。

    正式实施以来,该项制度创新已为东疆企业92艘船舶办理登记业务共计267件次,海工类船舶登记整体办结时限压减2/3以上,累计压减超过500个工作日,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促进政务服务融合

    “区域通办”更便捷

    在总服务台正上方,一块近3米高的液晶显示屏闪烁变幻着各项数据,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带来了十足科技感,再往前行走几步,便来到了智能终端服务区,43个智能终端有序排列,每一台都是一个“政务大厅”,均可独立完成京津冀三地预约申报、材料提交、在线审批等业务。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是北京市唯一一个能同时办理市区两级政务的办事大厅,也是全国首个以智能终端自助服务模式为主的政务中心。

    “河北驾驶证换证,十分钟就可以搞定了。”

    “小客车指标配置申请,这里一个地儿就办好了!”

    “20分钟完成异地线上办理,谁能想到这么快!”

    ……

    行走在大厅中,穿梭在办理业务的人群间,记者一次次感受到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我们已与河北、天津等13个属地政务服务部门建立了‘区域通办’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北京3476项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261项便民服务事项以及河北555项、天津50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跨区域办理。”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发展科副科长肖黎明自豪地表示。

    京津冀协同之花,结满了丰硕果实,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账号信息变更”业务如今能在河北办理,单这一项跨省业务,就为办事人减少跑动3万余公里,节省办事时间700余小时。虽然这是肖黎明粗略统计的数据,却是“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生动的表达。

    瓣瓣不同,瓣瓣同心,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天津市武清区已经设立了北京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大厅跨域融合。

    据了解,京津冀“区域通办”事项办理数目已达1.1万余件,有效降低了企业群众跨地域办事成本。

    另一方面,作为全国唯一的跨省级行政区划设立的自贸试验区,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围绕交通、产业、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与北京的协同发展。

    廊坊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宁表示,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共规划了21条跨界道路,机场北线高速、综保区千斯路已实现连通,计划于2023年年底实现冀兴道、冀荣道、燕冀路共计3条道路连通,剩余道路拟于2025年全部连通。

    在产业一体化方面,围绕“三主四辅”产业链条,揭牌设立产业项目16个;深化在京央企合作,疏解科技型企业6家。截至目前,域内共注册央企子公司32家,在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重大项目4个。

    在政策一体化方面,河北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京冀政务服务“自贸通办”窗口上线,近3500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在自贸试验区(廊坊片区)跨区域无差别办理。

    打造司法保障样本

    营商环境更优化

    “2022年,我们获得800万元的奖励支持。”ATLATL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副总经理江茂华兴奋地表示,企业自成立以来享受了不少自贸区政策红利。“其中就包括多种无偿资助、业务奖励和补助等。”

    2022年,飞镖获得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型孵化器建设支持,自贸区通过无偿资助、业务奖励和补助等方式支持众创空间、创业基地发展。

    飞镖坐落在北京自贸试验区昌平组团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对标国际顶级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标准的高端创新项目加速平台。2021年10月,飞镖正式启动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和专业精细的运营管理,同时整合前沿研发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一站式科学研发解决方案。

    “北京自贸区通过机制创新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江茂华表示,孵化器入驻企业在研发中往往会涉及医疗器械和研发用材料试剂、设备的通关,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急需情况的时候,通关时间成为了关键。

    2022年,飞镖平台与联合创新公司协助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对照自贸区政策,顺利办理了医疗器械的进口,在医疗器械进口手续中,省去了提供药监部门相关注册备案证明这一复杂环节,加快了企业的研发进程。

    “这让我们有了很足的底气。”江茂华表示,飞镖计划在未来5年内支持50个前沿生命科学创新项目的概念验证及落地孵化,加大对前沿颠覆性技术重视度,助推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发展。

    无独有偶,在天津,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一些融资租赁案件的当事人再也不用往返奔波于异国或异地了。

    天津自贸区法院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成功地将庭审搬到了“线上”。整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当事人只需在手机上录入相关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发送确认数据,其中便包括非常重要的预约码,在指定网页将其输入后,当事人便可直接登录系统参加网上庭审。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当事人的人脸画面进行捕捉,之后在公安部人脸图像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经过一系列的人工智能分析处理,便可确认当事人是否为本人出庭,确保庭审公正。”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副庭长陶俊对记者说。

    据了解,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积极打造融资租赁产业智慧化司法保障样本,践行现代化审判理念,注重科技支撑,赋能融资租赁纠纷智慧高效解纷机制一体化建设。

    据陶俊介绍,为推动高标准实施在线诉讼服务,目前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已实现100%线上立案,构建了4间融合法庭,实现电子卷宗在庭审环节的深度应用、庭审全程语音智能转写等;建设了4间互联网法庭,开展互联网审判,累计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庭审、调解、询问、证据交换等3000余次;开展电子诉讼档案“混合单套制”改革,不断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促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坐落于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东疆综保区,是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国内首个聚焦融资租赁领域的专业法庭。

    在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的墙上,悬挂着一枚庭徽,背景由天津自贸区三个片区组成,代表着法庭服务保障天津自贸区开发开放的功能定位。庭徽中轴是一颗火苗样式冉冉上升的图腾,蕴含着希望、创新和正能量。底座是象征坚毅品质和理想航向的航舵,代表着法庭始终以积极饱满、干事创业的司法态度,坚守着公平正义的司法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保障行业创新,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离不开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及时有效的法治保障。陶俊表示,在天津自贸区的支持下,融资租赁中心法庭深化东疆共治沙龙品牌阵地,成功举办9期行业沙龙活动,无形资产首例判决、信用保全担保机制等形成了全国性影响。此外,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建设了“东疆智荟”司法成果汇集平台,汇集案例30余篇,调研、论文、专报等10余篇。其中一篇获评最高人民法院金融审判调研一等奖。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