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美最大的物流企业、世能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着实感受到了天津“不见面,网上办”的便利。注册在天津东疆的美资企业世能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申请增加注册资本150万美元,但受疫情影响,申请材料无法及时寄送市场监管部门。了解企业困难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新经济局协同东疆市场监管部门以电子扫描件的形式,提交变更材料,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审批手续,申领到增资后的营业执照,为企业办理银行和外汇手续留出充足时间,保障了资金及时由美国总部注入中国公司,更有效促进了外资企业加大对东疆的投资。
“不见面,网上办”“空中会议室”,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已经成为天津市政府与企业之间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而形成的沟通交流重要方式。看似平常的方式,却在这个特殊时期呈现出不平常的意义,更成为了天津稳外资促发展的有益探索。
“由于跨境主体资格信息认证问题,之前外资企业增资还不能实现网上办理全程电子化,这次通过网上实践探索,将有益于日后将市场准入电子化向国际业务延伸。”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疫情期间的新尝试,不仅帮助企业平稳度过特殊时期,更坚定了投资者信心。
与此同时,他们建立线上招商“会客厅”,将项目招商初期洽谈和项目签约后期服务搬到网上,联合工商、税务、海关、金融等部门,大力推行视频会议、线上审理、网络签约等创新举措,天津较好地破解了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引进和项目服务难题。
对此,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专家认为,一直以来,外资企业为天津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创造了天津市三分之一的税收、近一半的进出口和三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人数超过70万,就业贡献近十分之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进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对于做好“六稳”工作,促进天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特殊时期通过互联网办理外资企业增资业务,对于日后将“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延伸至更多国际业务,便利外国企业来华投资都具有现实意义。
“截至目前,已推进保障城乡运行、能源运行、交通物流、生活必需品等9大类外资企业应开尽开。外资企业在满足防疫要求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生产,为天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周路在2月21日举办的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通过梳理纳税百强外资企业,纳税总额占全市外资企业70%以上,其中制造业64家,服务业36家,作为当前重点推动对象。深入区域企业、专人跟踪服务、“一企一策”解决困难问题。百强外资企业复工率从2月17日的57%,提升至20日的95%。同时,着眼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紧抓上下游衔接,环环相扣,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全力推动三星系、一汽丰田汽车、一汽大众汽车等龙头企业配套商复工,截至目前,已推动30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而对于天津市在复工复产方面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天津市相关部门加强同美国商会、欧盟商会、韩国商会、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商协会和日本、德国等企业家代表的沟通联系,宣讲政策措施、了解企业诉求,指导外资企业用足用好应对疫情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发挥天津市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作用,保障外资企业同等适用支持政策。对此,外资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