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22日,第八届(2020)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暨第七届于家堡保理论坛在中心商务片区召开。国内金融行业专家、各地商业保理企业及相关机构代表400余人齐聚滨海新区,探讨后疫情时代,特别是“保理入典”、监管日趋强化背景下商业保理行业未来发展之路。
会聚行业专家 聚焦商业保理
该论坛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主题为“新航标 扬帆起航・御未来 乘风破浪”。作为商业保理行业年度盛会,特别是在行业监管格局逐步明确,保理立法迎来重大突破的背景下,本次峰会备受瞩目。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200多家企业及相关机构的400多名代表,其中头部企业非常多,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保理公司。”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局局长赵磊介绍。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2年下半年,商务部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拉开中国商业保理发展的序幕。商业保理行业转隶之后,银保监会及各地金融监管局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商业保理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经过8年的发展,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已从初创期进入成长期,取得了巨大成绩。
2019年,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政策法规环境取得重大实质性改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活跃,融资渠道不断拓展。据《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19》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商业保理的业务量达到了1.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在商业保理不断增长的助力之下,中国保理业务量保持了全球第一。
商业保理市场认知度不断提高,行业领域不断扩展,业务模式和产品不断创新,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在服务实体经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降低大企业杠杆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实现普惠金融,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合同篇专门设立了保理合同章,这是我国保理立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商业保理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实现产业升级、稳外贸促发展的重要工具。专家表示,商业保理企业应充分了解经济形势,把握政策机遇,发展供应链金融与金融科技,与银行进行优势互补,携手服务实体经济,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引领发展——探讨模式、转型升级”“睿见未来——探智风控、顺应监管”“汇聚智慧——探索应用、创新科技”等平行论坛,探讨商业保理如何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如何顺应监管加强行业风控以及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探索智能应用。
发布团体标准 促进行业规范
开幕式上,《商业保理术语》《商业保理业务规则》《商业保理合同准则》三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是由行业组织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编制的自主性标准。团体标准主要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展开,可以实现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在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于家堡保理论坛已经举办了七届,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标准越来越完善,国内保理公司逐渐形成共识,要在守正创新中更高质量发展。这些行业标准和规范都是在天津经开区起步,在天津经开区的企业发源,形成了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行业标准,被全国的保理公司使用。”赵磊表示,论坛凝聚了多方智慧,共同探讨商业保理行业标准以及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下一步,论坛将在加强商业保理在前沿性的政策突破上,跟相关监管部门及机构做系统集成式的创新,共同推动商业保理行业在国内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