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税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开发区,始终坚持“开放兴区”战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放兴区
天津港保税区因港而生、依港而兴,是中国第二个、北方首个保税区,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3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努力担负更多国家使命和战略任务,构建“三区两港”的空间布局,管辖2类4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政策、资金、产业、人才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叠加、要素聚集的发展态势。
贸易立区 底盘夯实
2020年GDP增长11.3%,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其中贸易规模接近7000亿元,增速达到36.7%,占全市总量20%。
开放引领 产业提级
截至目前,世界五百强投资项目超过300个,航空产业产值占全市90%,跨境电商总单量和总交易额占到全市70%。
制度创新 功能进位
借力自贸试验区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保税维修再制造10条措施和4种模式,成功开辟我们北方首个临床急需药品进口的绿色通道,“分公司+FT账户”这种创新模式吸引了一批京冀企业到保税区来发展。
天津港保税区作为天津市外向度最高的开发区之一,以建设一流的自由贸易园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宜业宜居国际生态活力新城为定位,对标先进地区,描绘了“十四五”美好蓝图。我们将以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引领新动能培育为主线,系统实施开放能级跃升、科技创新强化、新动能引育、空间布局优化、综合环境提升五大工程,全面提升开放度、自由度、便利度,打造新时代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美丽滨城建设的第一年,我们将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以攀岩精神和“跳起来摘桃子”的劲头,瞄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借助滨海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引外资、聚外商、强外贸,发挥全方位开放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在美丽“滨城”建设当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次创业
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
坚持“开放兴区”战略,立足京津冀,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署等机遇,用足用好海空两港口岸资源,不断提升开放能级。
构建开放发展新优势
在自贸区建设上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扩大“保税+”、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产业和FT账户应用,优化临床急需药品进口绿色通道,成立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人才)联盟,将制度创新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继续奠定发展的新胜势。
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空客新合作项目、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研发中心、捷尔杰IT智能工厂及意大利希捷植物营养剂等外资项目选址落地,助力今年实现GDP增长10%。
打造开放发展新载体
推动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加快中欧、中意先进制造产业园、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孵化集聚区等对外合作载体建设,力推临港综保区获批,加大对日对韩贸易招商力度,推动贸易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实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以上。
营造开放发展新环境
我们要在2020年普华永道给保税区营商环境做出良好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继续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要求,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把更多优质外资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总之,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开拓创新、开放发展,确保“十四五”开门红,为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和美丽“滨城”建设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