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两会进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创新发展见实效
发布日期: 2021-03-11      来源: 国际商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近6年,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各项改革创新措施落地见效,实现多领域零的突破。天津自贸试验区千帆竞发,机场片区奋勇当先,独具特色,成果斐然。

    航空产业迅猛发展

    自挂牌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航空全产业链发展。近年来,在空客天津总装线等龙头项目的带动下,保税区航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航空产业实现从小到大的转变,相继引进60多家航空制造项目,其中著名龙头企业20多家,初步形成了航空产业聚集效应。在整机组装和维修项目中,除空客、航空工业直升机外,又引进庞巴迪公务机维修、海特宜捷公务机维修等合作项目;在关键部件、零部件、复合材料制造项目中,聚集了西飞机翼、古德里奇发动机短舱等,目前形成了飞机总装、研发、维修、部附件组装、零部件制造、租赁、物流、销售、培训和服务等全产业链。

    为了更好地支持航空产业在区域内发展,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聚焦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自贸政策创新,先后解决了境外飞机入区保税维修后必须即刻飞离国境,无法完成剩余航程问题,减化了境外飞机关键零部件委托维修手续,开展了直接授予企业最高信用等级试点,实施了航空器及待维修品“形式申报”快速流程,推出了境外飞机保税检测复入境开展“客改货”业务新模式。

    机场片区不断改革创新,为各航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天津海特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境外飞机从国内MRO来天津海特执行维修改装业务,可以不再额外调机至境外。同时,天津海特在维修境外飞机的过程中需要维修或升级的飞机部件,可以用保税维修方式申报,使货物可实际在境内流转,不需要出境再复入境,为客户节省时间与成本,也为天津海特提升了承揽国外业务的竞争力。

    2019年年底,在天津港保税区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工作局大力协助下,中舟船舶工贸有限公司和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接了巴拿马籍集装箱船“现代雅桥”号和“长锦西诺”号维修业务。这既是天津市首单船舶保税维修业务,也是我国首单获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的船舶保税维修业务,成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开展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里程碑式的突破。2020年年初,空客天津正式获批开展飞机保税维修试点,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保税维修试点企业数量增至9家。

    近年来,机场片区积极推进“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政策,将区内航空维修企业的维修周转件清关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10分钟,报关成本下降50%,增强了涉及航空、船舶保税维修业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保税维修相关企业在天津自贸试验区集聚营造良好环境。

    为企业插上金融“翅膀”

    2019年底,FT账户体系在天津正式落地,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招商银行天津分行、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接入FT账户分账核算业务系统。作为首批在津开立FT账户的企业,机场片区企业便利蜂商贸很快就尝到了政策甜头。招商银行天津分行通过FT账户为其办理了1000万美元结汇业务,使便利蜂节省了一笔不菲的汇兑成本。

    据介绍,FT账户是一个本外币合一的账户。一般情况下,企业开外币账户时流程比较繁琐,设立FT账户后,这些繁琐的流程就被简化了。在结售汇时,FT账户适用境外人民币牌价。以跨国公司为例,它们在国内做的汇兑损益和境外做的汇兑损益不一样。因此,母公司在做财务报表汇兑损益时就比较麻烦。但如果放到自贸试验区里用FT账户来做,跟境外的汇差基本一致。FT账户自落地以来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得到快速复制和推广,截至2020年底,机场片区已有188家企业开立FT账户。

    多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有序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依托外管相应政策,机场片区制定了辅助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注册经营实施方案,机场片区第一单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已实现结汇再投资。此外,机场片区率先提出的“综合服务”字段已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列为天津市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平台“行业”类别下的可选项目。

    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证”“照”常被比作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照”主要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指的是各相关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自国务院印发《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以来,机场片区全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探索特色审批改革,积极打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按照“证照分离”改革通知要求,机场片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在全国首推最简告知承诺制,采用“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环节,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全承诺、无审批、签字即办结”。最简告知承诺制改革2019年率先在环评领域开展,后续不断扩大范围,推广到户外广告、出版物零售、代理记账、道路货物运输、职业培训、印刷企业设立、旅行社设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排水许可等10个行业18个领域,截至2021年2月底,累计办理事项246件。机场片区改革的新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吸引企业投资扩产。

    在全力推行“证照分离”改革的同时,机场片区2019年承接市级下放权力事项437项,实际承接事项数位列天津自贸试验区各片区首位。

    去年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机场片区运用差别化管理思路,发布《部分环境影响轻微建设项目差别化管理目录》,对16个行业、75类环境影响相对轻微的建设项目实行差别化管理。《目录》在天津市现有免于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41类项目的基础上,又将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口罩、防护服生产等34类建设项目,为区内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节省了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时“审管联动”监督企业守法经营。《目录》的发布成为机场片区在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突破。

    近6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深耕保税维修领域,推进金融创新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自贸红利得以加速释放。截至2020年底,机场片区累计注册市场主体3万余户。机场片区正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在推进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进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