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交出靓丽成绩单。在华外企如何看待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市场?航空巨头对“脱钩”或“逆全球化”的论调持何态度?央视新闻记者走进飞机制造企业空中客车,专访其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
中国市场是不可或缺的巨大战略市场
自1967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空客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见证了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去年10月,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成功交付第500架飞机,这条于2008年启用的总装线是空客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飞机总装线。
空客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表示,中国市场对空客有着非凡的意义:“过去十年,空客20%的飞机交付给了中国市场。目前中国机队有1900多架空客飞机,是全球单一国别空客飞机在役数量最多的一个国家。中国市场是空客不可多得、不可或缺的巨大战略市场”。
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击了全球航空业。2020年空客营收约499亿欧元,比2019年下降29%。应对危机,空客对生产进行了调整。徐岗指出,空客的单通道飞机从每月60架的生产量调整到了40架,A350(宽体客机)生产量从每月9.5架降低到每月5架。
但中国政府有效的疫情防控、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航空市场的复苏使空客对中国市场信心倍增。“2021年,鉴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再一次调整了供应链。预计到今年年底前,空客会把单通道飞机的(全球)生产量从每个月40架提升到45架,上升12.5%”,徐岗说。
全球化是我们一直秉持的理念
谈及“逆全球化”现象的抬头,徐岗指出,航空行业是全球化的促进者、推动者,承载者和受益者,“逆全球化”无疑会使航空行业成为直接受害者。“航空行业的供应链是全球化的,适航标准是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市场也是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全球化是我们一直秉持的理念,我们也一直是全球化的践行者、受益者、推动者。”
展望未来,徐岗表示,空客正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中国的新兴优势产业相结合。“中国向全球庄严承诺,2030年达到碳排放的峰值,2060年达到碳排放的中和 。航空行业占全球碳排放的2.5%,我们有促进减排的任务。空客已正式宣布于2035年推出第一代零排放、以氢为能源和动力的飞机。这也是我们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合作点。空客致力于成为中国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航空产业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发展迅猛,特别是空客A320总装线落户天津港保税区以来,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延伸产业链条,磁石般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围绕其进行相关配套或服务的古德里奇、PPG、西飞机翼等数十个航空制造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