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这次会议加快推进“细胞谷”建设 | “细胞谷”试验区在滨海新区揭牌成立
发布日期: 2021-06-07      来源: 滨海发布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6月4日,天津市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副市长王卫东出席并为“细胞谷”试验区揭牌。市政府副秘书长朱玉兵主持。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出席。

    连茂君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细胞产业加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全力将“细胞谷”打造成为世界有影响力、中国领先的细胞产业基地。要着力构建创新体系,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重点科研机构,不断放大优势,打造实验室+创新中心+孵化转化基地+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发展模式。要打造完整细胞产业生态,充分发挥产业(人才)联盟作用,推动上下游抱团协同发展,通过共享平台、提升配套、补齐短板等多种方式,打造原始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化基地的全生命周期良好生态。要全力建设“细胞谷”,强化金融支撑,优化人才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共建共享共用科研、检测平台,全力推动核心承载园区建设。要市、区联手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对接、深化服务,完善精准适配的土地政策、人才政策、应用场景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用足用好自贸区优势,全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政策支撑。要进一步强化有效管用的领导推进机制,抓紧制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协同发力、压茬推进,助推细胞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王卫东对“细胞谷”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细胞谷”作为创新的产物,是市委、市政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推进“细胞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技术创新作为“细胞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动力源泉,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推动细胞技术、细胞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各相关部门要将“细胞谷”建设作为关键任务,摒弃“老眼光”“老办法”,打破旧思维定势,以创新的观念和改革的思维全力给予支持。要以创新的机制推动好下一步工作,推动海河实验室与“细胞谷”建设有效衔接,不断深化链长制,强化产业创新联盟作用,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努力形成加快推进“细胞谷”建设的工作合力。

    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生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天津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天津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会上,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天津市细胞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市细胞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相关领军企业负责人发布了“细胞谷”重大创新进展。

    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药监局相关负责同志,区领导赵前苗、尹晓峰、梅志红、韩学武参加。

    “细胞谷”试验区在新区正式揭牌成立

    “十四五”开局之年,“细胞谷”建设工作被写入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6月4日,“细胞谷”试验区正式在滨海新区揭牌成立。此举旨在加快细胞产业布局,助推美丽“滨城”建设。近年来,滨海新区通过重点打造载体平台,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已逐步形成细胞产业特色发展路径。

    打造“细胞谷” 专业化承接载体

    据了解,“细胞谷”将按照“一核、两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优化经开区、高新区两个“细胞谷”试验区建设。未来将积极探索产业载体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孵化、培育集于一体的新型体制,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产品的体系化和专业化服务,全力打响“细胞谷”品牌,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此次一同揭牌的还有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天津市细胞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天津市细胞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中心。

    其中,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将依托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细胞存储、研发、生产制备、临床转化应用等全闭环管理环境,对标国际通行做法和标准,在有效防控风险的条件下组织开展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应用试点,为国家试制度、试标准,为患者创福利、增生机,为行业谋发展、拓空间。

    由天津药物研究院牵头组建的天津市细胞技术创新中心将通过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强强联合,依托和创生物公司,打造我市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创新平台。该平台将持续发挥行业引领带动作用,聚焦细胞产品质控研究,成为细胞产品技术创新策源地,全面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能力,为细胞药物研究及应用转化提供助力。

    天津市细胞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中心则由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共同建立,旨在规范细胞产业发展。该中心将创新监管科学的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推进监管科学学科建设,为细胞治疗研究成果转化提供决策依据,助力细胞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新区“细胞谷” 创新成果亮眼

    业内人士指出,细胞和基因治疗是生物医药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也是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区企业在产业中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众多具有鲜明滨海烙印的特色成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全程参与并推动“细胞谷”建设方案落地,重点开展细胞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以及新型治疗技术临床研究与应用,目前已经推动6个细胞药品获得注册临床试验批件,并与合源生物公司签署CAR-T和iPS细胞肿瘤免疫产品管线转化协议,同时开展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去年12月,天津药物研究院获批成立“天津市细胞技术创新中心”,药研院与血研所共同成立“和创生物”作为中心运营的载体平台。目前,药研院已有6000多平方米拥有GLP、AAALAC资质的细胞药物临床前评价动物房,可完成多种大中小动物的临床前研究。而在建立质控技术体系方面,药研院正在建立MSCs从细胞采集、细胞库/中间产品到制剂的全链条质控方法学药典方法,已建立MSCs细胞质量复核实验方法和CAR-T等免疫细胞质量复核检测方法(中检院)。同时,还自主开发建立基于当前先进生物学技术的检测体系及新标准。

    高新区企业合源生物在细胞免疫治疗方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目前,该公司已经取得CAR-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方面从基因序列到蛋白质结构的完整专利链,并搭建起自己的CAR-T免疫细胞技术平台,为后续不断有新的产品进入开发阶段提供坚实基础。去年12月,该公司的CNCT19细胞注射液已被国家药审中心认定为“突破性疗法药物”,得到了业内的肯定。预计到今年7月份,第一批临床样品将从合源生物坐落于高新区的细胞治疗产业化基地出仓。

    除此之外,瞄准干细胞产业化领域持续发力的昂赛公司也已获得3个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分别用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加急肝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今,在我国已批准的14项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中,昂赛公司就占了3项。今年,该公司的研发大楼即将完工,后续将快速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临床试验,推动干细胞药物实现智能化和规模化生产,助力“细胞谷”做大做强。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