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以下简称“自贸区创新发展局”)指导,中国•天津供应链金融产业(人才)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联盟荣誉主席单位中征(天津)动产融资登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征登记公司”)承办的“供应链融资和动产登记专题培训会”在滨海新区基金小镇召开。近20家联盟成员参加了培训。
联盟秘书处代表、自贸区创新发展局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金海平致辞并表示: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两条主线中,围绕核心企业主体信用,开展基于应收账款的信贷资源分发,相关的模式已经成熟,未来逐渐向平台化、网络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而以货权为载体的动产融资类供应链金融创新方兴未艾,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创新发展局积极开展新型动产质押类供应链金融创新,构建“数字仓库+可信仓单+质押融资+大宗商品市场+场外风险管理”的五位一体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并于2020年12月印发《关于促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本次培训是充分发挥联盟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创新交流和人才培训平台作用的重要尝试,培训承办方中征登记公司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质押登记平台的运营主体,是国家级的金融基础设施,在公信力、影响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拥有很强的专业性,本次培训涵盖了应收账款、动产领域,兼顾了登记业务与融资业务,既有实践性、又有前瞻性,对企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中征登记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马瑞指出应收账款融资能够通过延伸核心企业的信用帮助小微企业资金回流,起到盘活和稳定供应链的作用。但实践中存在核心企业配合程度低、融资业务风险高以及操作复杂等问题。建立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后,能够搭建起银企沟通桥梁,缓解信息不对称情况,提升融资效率并降低成本。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有基础业务和系统对接两种模式,实现关键环节线上化、系统直连等快速支持融资方式。同时进一步开发政府采购线上融资业务。目前平台累计注册用户35万家,累计融资笔数30万笔,累计融资金额14.5万亿,已实现全国26个省级地区167家核心企业,37家省市级财政部门的系统对接。当前应收账款融资法律政策环境不断完善,下一步会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服务小微企业融资。
中征登记公司动产项目组业务负责人刘亚妮从制度和业务两个层面对动产、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展开介绍。第一部分详细剖析了我国现行与动产和权利担保相关的法律规则,明确登记的重要作用。从便利企业动产担保融资的目的出发,自2021年1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以下简称“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负责向社会提供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服务。当事人在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自主办理登记,并对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的界面、登记和查询方式以及接口直连定制开发服务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