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4年前变更企业名称和注册资本时并没有向商务部门及时备案变更情况,同时新《外商投资法》实施,无法进行重新备案,努力2天,办成了。企业注册新公司,名称审批系统不支持,2天后,办成了……今年8月,东疆市场监管局成立的“白露商事登记服务工作室”让很多“办不成”办成了。
“白露商事登记服务工作室”的“主理人”叫做白露,是东疆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副科长。至于为什么以他的名字命名工作室,他笑称,“也许是名字起得好,让来办业务的企业明明白白,如饮甘露。”“白露商事登记服务工作室”的成立让东疆的专业审批团队锚定实际业务中的特殊复杂问题,让东疆“专家+管家”式服务更加走近企业,为企业打造办理业务的“加速引擎、安心底盘”。
“我们主要的业务是企业登记注册,如今我们采用的全部为网上自主申报,除非遇到困难了,企业的工作人员才会来到办事大厅。”白露解释说,面对新业态、新需求、新烦恼,他们也要有新担当。
日前,荣程集团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并基于自身碳配额申报和碳资产开发等业务需求,计划设立碳资产管理公司。“由于碳资产管理属于新领域,名称申报系统中没有相关行业用语。我们了解到企业的诉求之后,第一时间研究相关政策,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白露解释说,在他们的积极协调下,企业在第二天就顺利拿到营业执照。
“这服务太棒了,在我们签约之前拿到了营业执照,省去了很多时间,必须点赞!”在领取营业执照时,天津荣程钢铁集团投融资部投资经理刘金澎说,在企业落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比如:名称、经营范围上的一些个性化需求,或者说一些现有政策不明确的地方,困扰着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现在,再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工作室。”
“白露商事登记服务工作室”主要成员共有5人,都在常年从事一线窗口服务企业工作,“我们在工作中才最能了解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需求。”当有新规定出台时,“白露商事登记服务工作室”作为服务区域招商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参谋”,是帮助企业沟通协调的“最佳人选”,甚至是企业需求的“代言人”。
工作室成员高倩此前一直从事商务部门外资审批工作,对外资企业的商务审批备案工作尤其熟悉,“上个月,我们接到一家外资企业的紧急求助,说他们在银行办理外汇注资时,银行发现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公示显示的信息与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不一致,资金无法入账。”高倩在查阅企业经营状况后,发现该公司在之前变更企业名称和注册资本时并没有向商务部门及时备案变更情况,导致企业主体信息与外资备案公示信息不一致。
高倩和同事立即将企业信息逐层推送至商务部,经过沟通协调,成功实现了企业外资公示信息和主体信息的同步更新,确保了信息的一致性,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工作室的成员周磊、季胜光、孟士杰还具备纳税服务、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工作经验,为企业“把脉问诊”、排忧解难。
工作室成立3个月来,先后为招商项目解决各类问题近50个,得到了辖区招商部门和驻区企业的高度认可,“光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表扬电话就接到好几个呢!”周磊说,“以往办事人和窗口工作人员交流给人的感觉像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工作室作为政务服务部门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服务形式,首先从感官上讲就相对比较灵活,褪去了管理者的外衣,而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为群众办实事要把便利带到群众身边,商事制度改革要把便捷送给企业。工作室在带给企业创新突破的同时,也总能为企业带来暖心服务。在企业异地办理业务时,有时并不能完全掌握东疆创新改革带来的政务便利,这时“白露商事登记服务工作室”便会做好“云向导”,让企业身在异地,也能选择到最方便、最适合自己的东疆创新成果。
“有的办事人长期在外地工作,当他想要变更登记业务时,公司的相关人员也分散在全国,集中签字存在一定困难。”白露回忆说,为保证业务办理一次性申报通过,他们全程通过线上指导。针对企业人员分散无法集中签字的问题,工作室人员提供了邮寄传签、窗口代收代办的方式,最终顺利办理了相关登记业务。
“我一会儿去市市场监管委!”“跟税务那边联系得怎么样了?”……午休时间的天津市东疆保税港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仍显得格外热闹。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围站在一起,正在忙碌地汇总当天企业提出的难题,同时分类已办结的证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全力以赴把这件惠企实事办久办细办好。
“其实我们白露工作室真正的口号是:不耍假把式,只做真服务。”白露说,他也希望,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真真正正地让企业在办理业务中明明白白,如饮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