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工作专报》2022年第二期发布,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奋力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期专报看点
1、聚焦区域经济,推进法治赋能
探索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司法进路,为人民法庭布局及功能定位提供决策理论依据。本期“特别关注”专栏从区域经济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人民法院回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天津实践”,深入分析影响人民法庭专门化建设的关键动因,探索构建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民法庭功能架构和运行机制。立足天津港民商事案件审理实际情况,着眼加强天津港口岸经济发展的司法保障,从天津港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出发,前瞻把握天津口岸经济发展的司法需求,以服务保障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法治化口岸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为基础,提出涉天津港案件专门审理的调研建议。
2、聚焦精准保障,推进协同联动
“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天津自贸法院将主题教育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党组书记、院长张长山率队先后走访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港集团、东疆保税港区、高新区等,就相关部门法律服务需求逐条梳理汇总,制定责任清单,以高品质法治服务保障精准对接自贸区港、产、城联动创新发展。深入推进“2+N自贸司法服务直通车”,经过一年的实质化运行,为不断提升自贸区显示度和首创性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已经成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3、聚焦“两优环境”,推进职能延伸
将审判工作置于自贸区发展大局,致力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和最优司法为民环境。通过分析中小投资者权益类纠纷案件特点并提出建议、发布涉中小投资者典型案例、自制普法情景剧,助力打造投资创业优选地。通过府院联动构建融资租赁领域“信用保全白名单”机制,创新适用担保审查方式,帮助企业把优质的信用资源转换为真正的现实红利,累计为企业节约上千万的直接经济成本。深化“法院+工会+人社局”预警联动应急机制,妥善解决天津某公司破产案涉62名职工的工资591万余元。
4、聚焦首创精神,推进成果创新
始终坚持首创精神,高度重视审判成果转化,积极研判自贸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和司法审判新态势,立足专业化审判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创新成果。全市首例无形资产融资租赁案例入选2021年度天津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天津市政法系统十大示范优案,4篇案例入选“金融审判服务保障实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2篇案例入选“天津法院劳动争议典型案例”,1篇案例入选“天津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并发布“融资租赁十大经典案例”。
5、聚焦专业审判,推进产业升级
本期“法庭巡检”专栏刊载的是泰达金融中心法庭。泰达金融中心法庭是天津市第一家审理金融类纠纷的专业化法庭,于2022年5月迁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商务区片区(响螺湾)海河畔新址。泰达金融中心法庭紧紧围绕自贸区建设发展方向和创新法治需求,始终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融入金融商事审判,不断创新审判思路和审理机制,推动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为区域金融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泰达金融中心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