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联动创新,天津自贸试验区这么干→
发布日期: 2022-10-27      来源: 滨海发布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近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发文,批复同意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这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在扩大自贸政策外溢性、推动联动创新机制这盘棋上再次掷下关键一子。

    实际上,联动创新示范基地频频“扩容”的背后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发挥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作用,积极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道路,“创新”“联动”成为发展关键词。在近日完成修订并发布实施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鼓励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联动创新机制被明确写进条款中。

    自此,拥有强有力的法律做背书,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愈加阔步前行。

    固化落地政策和创新举措

    “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本法’,重新修订的《条例》肩负着众多创新重任。新《条例》进一步厘清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并留下后续改革空间,为下一步创新指明方向。”在天津自贸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副局长曹正清看来,《条例》出台正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化已落地政策、创新举措,特别是为自贸区创新发展局的各项改革创新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制保障。

    作为《条例》修改牵头落实部门,自贸区创新发展局正是应自贸区法定机构改革而生,应创新体制机制而兴。据了解,自贸试验区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专业团队动真碰硬。法定机构作为拥有法定授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通过政府授权,高效行使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作用,推动形成更多具有更大影响力和更具实践价值的创新成果。

    在此背景下,2019年本市出台《推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首条改革举措便是批准设立自贸区法定机构——自贸区创新发展局。2020年6月,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全国“先迈一步”,打破体制机制藩篱,设立自贸区创新发展局,为加快自贸试验区制度、政策、功能、产业创新升级集聚中坚力量。

    “一机构一立法”,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其职责范围、法律地位等重要内容是法定机构设立的必要条件。此次《条例》明确,鼓励、支持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创新体制机制,在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设立承担相应行政职能、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法定机构,具体负责自贸试验区制度政策研究、产业创新发展等工作。

    曹正清解释称,《条例》修改后,从地方性法规的层面明确自贸区创新发展局的职能和定位,为今后更好地推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除已经落地的创新措施外,我们还有很多正在推进的创新性做法。随着《条例》实施,后续还有更多创新措施不断落地。”

    据了解,成立两年多来,自贸区创新发展局积极履行专司制度创新职能职责,全流程、全链条扎实推进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产业促进工作,组织编制并发布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完成过去五年制度创新成果评估,召开首届京津冀自贸区联席会议,推动设立联动创新区,全国首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模式,推动供应链金融、“保税+”等新兴业态竞相发展,各项创新工作成效显著,逐渐成长为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扩大联动创新“朋友圈”

    除鼓励、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外,《条例》还明确,本市建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机制,强化自贸试验区改革与本市相关改革的联动,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具备条件的在滨海新区范围内全面实施,或者在全市推广试验。

    其实,探路联动创新,天津自贸试验区早已有了扎实的行动。2021年4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挂牌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不久后,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获批设立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

    得益于自贸效应的持续显现,如今这两家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在数据产业化、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开展创新探索,并取得较好的阶段成效。以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为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近日召开,意味着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基因与细胞治疗)甄选的三个细胞治疗临床研究项目已全部启动,正式开启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的全闭环试点。

    如今,随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被批复同意,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增至4家。

    与此同时,去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和滨海高新区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正式挂牌,自贸创新场景和应用领域由此得到延伸与拓展。“这两年,为扩大自贸政策外溢性,加强与全市改革创新联动,在更大范围、统筹更多资源为国家试制度,在更多场景、更多领域开展风险压力测试,天津自贸试验区推动建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机制。针对区域层面,在产业基础良好、应用场景丰富、合作空间广泛的区域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曹正清介绍说。

    据了解,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聚焦“双自联动”,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京津冀“细胞谷”和滨海科技城;中新生态城联动创新区突出中新合作,加快打造面向东盟地区的自贸服务平台、面向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标杆、面向京津冀的现代康养和亲海旅游目的地。

    “生态城联动创新区将努力实现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中新双边合作优势叠加、政策互动、联动发展和双向溢出,赋能国际合作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智慧城市示范区建设,努力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贸联动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鼓励创新优化环境

    从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到联动创新区,从点到线到面,天津自贸试验区形成一个更大的外溢效应,打开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通过联动创新的方式,我们在地方事权允许范围内主动改革,在重点区域率先开展制度创新实践,让改革经验外溢,也为自贸区扩展区域奠定基础。同时,联动创新区的一揽子创新激励政策,更让区域内的企业活力迸发。”曹正清表示,联动创新区开创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工作新局面,下一步将适时在全市其他区域新设联动创新区。

    与此同时,随着联动创新的不断推进,自贸试验区承担更为艰巨的改革创新探路任务,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建设高潮。然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

    《条例》明确,创新自贸试验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制度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自主改革、积极进取的环境。天津自贸区创新发展局负责人坦言:“推进联动创新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有了法律保障,我们才能大胆闯、大胆试,才能支持联动创新示范基地、联动创新区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更多体现天津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

    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步伐正在不断提速换挡。除推进联动创新示范基地、联动创新区建设外,近日天津自贸试验区在滨海新区6个街镇园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扩大自贸政策外溢性,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目前,《滨海新区街镇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炉,成为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服务街镇经济的改革方案。根据方案,通过将自贸试验区法定机构管理体制覆盖街镇园区的方式,探索以自贸制度创新赋能街镇经济发展,最大程度释放街镇园区发展活力。”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百舸争流千帆竞,潮平岸阔新程起。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以开放协作聚集势能,以联动发展释放潜能,为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开放力量,让深植改革创新基因的天津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