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疆)数字货运与智慧物流高峰论坛自动驾驶重卡实车体验现场,北汽福田、吉利新能源、长城如果科技、长城云视车联、三一重卡、斯年智驾、深向科技、载合汽车、主线科技等国内自动驾驶领军企业携公司最先进车辆齐聚东疆,在北建通成京津物流园场内展示智能网联最新成果。对于这片创新沃土,他们非常熟悉。
截至目前,东疆已营荟萃70家获批牌照的数字货运头部企业,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460亿元。继融资租赁后,又一张全国产业名片正在这片“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区域生成。
创新“智囊团”
作为道路运输行业的新业态,数字货运可以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解决物流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空载率和企业物流成本,提高运输市场的整体效率。不过任何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胸中有谱,心中有数”,东疆充分发挥创新优势,管委会牵头、各部门跟进,探索新业态特点,以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方式,构筑了一个数字货运发展的创新“智囊团”。
“所得税成本的列支,是数字货运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货运司机基本都是个体,数字货运企业支付给司机运费后,由于司机群体普遍不方便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导致平台企业无法取得成本列支凭证,从而导致综合税负成本升高。当我们把实际难点反映给管委会后,他们通过大量调研,研发了‘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企业费用列支混乱的问题就此迎刃而解,业务在全国迅速铺开。”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所提及的这个系统,就是由东疆管委会、交委、税务、技术等多个部门携手创新推出的。“政府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数字货运公司可以将实时订单数据上传到系统中,借助内置风险指标的逻辑审核,我们就可以核验业务的真实性。”东疆税务局总会计师费治聪表示,税务部门通过委托代征、汇总开票的形式,解决了数字货运平台此前“白条入账”的隐患,使其发票流、业务流、合同流、资金流实现了四流合一。去年以来,该系统每月接收区域数字货运企业的业务订单数达千万单以上。
这仅是东疆“智囊团”发挥创新合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数字货运产业的飞速发展,东疆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各部门间通力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传统数字货运业务基础上,根据不同运输场景,通过“以网管网”,创新服务各类运输业务:面对长江内河的货运需求,开发无船承运业务板块,并打通公水多式联运业务需求;针对城市内短途的轻卡运输场景,精准匹配一装多卸等业务真实性核验;为满足货主和司机直接签署合同的实际需要,开辟数字货运撮合交易业务模式;为应对数量小、品种杂、批量多的货物运输需求,启动零担运输业务模式……
这里迅速形成了以运满满、货拉拉、路歌、美团、船讯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型,以五矿、河钢、运友、荣程、金隅为代表的制造业货主型以及以中通、极兔、韵达为代表的物流快递型数字货运企业集群。
产业“生态圈”
“数字货运企业选址时,特别看重整体生态,比如是否有足够的应用场景支撑、区域的智慧化程度等。”东疆综保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会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经营成本,也会带来宝贵的客户资源,更能激发它们开拓新业务。
不久前,国内泛港口自动驾驶领域领军企业——斯年智驾正式在东疆落户。借助应用场景和创新政策支持,其将在东疆加速完成“港内—港间—港外”渐进式港口运输枢纽圈链路闭环。谈及此次与东疆合作,企业负责人何贝最关注的就是东疆打造的全要素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和自贸区政策功能先行先试优势。“东疆为区内数字货运企业营造了健康合规的产业发展环境,源源不断地输送场景资源,这些都令我们在此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
同样感同身受的还有载合卡车负责人张磊,上个月载合卡车在东疆落地了智能网联重卡交付中心项目。“这个项目之所以选择东疆,是被这里成熟的生态圈所吸引。东疆既拥有国际大港,还是数字货运、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的全国中心,将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应用场景,也便于我们未来导入相关的项目。”
近年来,东疆持续创新推动数字货运产业生态圈建设,重点打造了东疆数字货运数字产业园,以云平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技术工具,将相关联的线下实体业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搬到线上,实现线上数据流拉动线下工作流,为进入数字产业园企业筑巢,数字货运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深挖“增值链”
良好的“产业生态”,可以有效吸引生产要素聚集。哪里生态好、环境优,企业就会“飞”去哪里,哪里也就会隆起产业发展的高原。
“未来东疆数字货运业也将进一步与传统优势产业相融通,与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航运物流和二手车出口等板块形成组合联动,实现产业链条延伸和价值增值。”东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东疆将重点依托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产业优势,开展商用车租赁和运费保理业务,助力企业盘活资金、降本增效;借助共享经济平台积累的大量车辆、司机资源,探索开展新能源商用车制造与销售;依托港口资源场景,发挥智能网联车测试路段作用,积极探索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赋能货运行业;结合当前国家“双碳”战略,利用天津碳排放交易所优势,创新研究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标准……
一个个创新办法、一次次产业联动、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千亿级数字货运产业生态圈正在渤海之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