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1+2>3”效应显
发布日期: 2015-07-31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作为我国北方唯一的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服务于京津冀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1+2>3的效应开始显现。

    最近在天津东疆注册的北京建信金融租赁公司将一架价值5000多万美金波音737飞机租赁给了河北航空公司,利用天津平台整合北京资本,服务河北航空市场,一架飞机架起了三地合作,和天津海关打通了联动机制,密不可分。

    天津东疆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素英女士表示:“以前,我们所有的报关手续要两地来回跑,需要三天时间,现在用甚至不到一天的时间在一个地方就能够全部完成。”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海关保税接单科副科长魏亮介绍:“由过去天津海关内部的联动监管,扩展到与北京、河北省,主要是利用海关内部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一地申报,就可以完成。”

    融资租赁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独特资源,现在一个融资租赁平台正在联动京津冀三地。上半年,东疆新增租赁公司342加,同比增长263%,中铝、神华、北车、平安、中国轨道集团等大型企业今年均在东疆设立租赁公司,放大资金效能,其中一多半来自北京,而急需用低成本资金加快发展的河北,也将租赁需求从飞机拓展到了大型研发设备、基础设施等领域。三地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提速,1+2>3的效应初步显现。

    “上半年我们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操作了10架飞机的业务,金额接近20亿人民币,所以全年应该会在接近50亿的规模,我们公司将这些在海外平台持有的飞机资产转移到天津自贸试验区。”北京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飞机业务总监王涛说。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将同质化竞争变为错位发展,推动三地资源有效合理流动。按照北京的产业规划,将疏解非首都功能。最近,北京最大的农业国有企业,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就开始外添部分产业,完善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布局。

    记者在,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刚刚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的一家子公司了解到,随着天津自贸试验区一系列投资便利化措施的推行,这家企业以北京为总部,天津为进出口的桥头堡,河北为生产养殖腹地的格局正在形成。这家公司主营进口饲料加工、畜牧业国际贸易、对外链接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保加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国,对内辐射京津冀和三北地区,虽然四月份刚刚试运营,但这家企业已经感受到天津自贸试验区带来的红利。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台的22项创新制度,每一项都融入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素。京津冀进出口货物可以享受更便捷的通报、通检、通放,还可以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简化检验检疫流程,对于首农来说,进出口通关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我们不仅节省出了排队的时间,还将原来检测的10个工作日缩减到了3个工作日,节约成本近10万元。如果碰到恶劣天气,我们能够及早出区,一批料可能节省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天津首农东疆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国际贸易总监郝海亮说。

    上半年,北京、河北经天津口岸进出口货物320.55亿美元,占天津港进出口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进出口集装箱80%来自北京和河北,天津自贸试验区还在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等地开设了10多个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中心,以物流、客流的聚集,带动区域发展。而京津冀三地生物部门也在近期达成10项共识,涉及口岸功能、保税展销、境内外融资、融资租赁等多项内容,促进三地协同发展。

    天津自贸试验区专职副主任蒋光建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希望能够为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转移在制度层面探索出一些新路径,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协作,进一步强化天津港、天津机场对后方腹地国际贸易、投资活动的辐射服务。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