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多 中心商务片区推进了六大领域制度创新
发布日期: 2016-07-0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马凯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作为夏季达沃斯论坛这一国际性高端会议的举办地,天津近年的经济发展格外引人关注。尤其是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接下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期间,全国网络媒体记者团来到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参观学习一年多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变化。

    记者团成员乘船参观海河下游南北两岸中心商务区全貌,集中在于家堡、响螺湾两片区的60多座新建楼宇拔地而起,呈现出天津及滨海新区迅猛发展的城市形象。在于家堡环球购商业街,土耳其、韩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丹麦等10余个国家的生活馆,为人们提供“足不出区、购遍全球”的消费体验。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伟铭随后接受了采访。郑伟铭表示:“2015年,中心商务区共引入市场主体5811家。2016年上半年引入市场主体2676户。目前,已经有一万多人在这里工作,1000多人固定居住在这一区域,日均区域流动人口十万人。于家堡高铁站开通后,与北京形成直接联动。金城银行、京东众筹项目‘言几又’等纷纷落户中心商务区。”

    在“为国家试制度”方面,围绕落实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制度创新清单,同步推进六大领域制度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一是中心商务区在全国首创“政府动态跟踪式服务体系”,包含三个层次:“专家+管家”指路式的行政审批服务,“团队+基地”指导式的运营规划服务,“平台+联盟”指引式的产业整合服务;二是围绕以“一颗印章管审批”为重点的审批体制改革,在全市推动了“四个率先”的改革创新;三是在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了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平台聚集海内外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80余家,在京津两地先后举办多场投资服务推介活动;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形成一批典型案例。此外,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也推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五是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六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探索打造京津冀总部集聚区。目标是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成为体制先进、机制灵活、高度开放、环境优越、功能完善、产业高端的京津冀总部集聚区和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郑伟铭表示,2015年9月21日,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在中心商务区于家堡和响螺湾片区成立了天津市创新创业特区。

    “双创特区”挂牌以来,取得了阶段效果。2016年上半年,中心商务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性势头,各项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04.3%,完成年度计划64.5%。“照这个速度发展,中心商务区生产总值有望实现两年翻两番,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京津冀总部集聚区和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郑伟铭说。

    为了支持双创留住人才,中心商务区采取了“就业即落户”政策,劳动人才与区内企业签订稳定的劳动合同即可获得天津户口。同时为了配合实施这项政策,天津市公安局专门在服务大厅设立了户口落地窗口。鼓励人才踏实稳定地工作生活、为新区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