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天津海关第八期“海关-企业家沙龙”在天津港保税区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 2023-10-30      来源: 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0月26日,由天津海关、天津市商务局联合举办的“海关-企业家沙龙”在天津港保税区成功举行。沙龙以“聚焦综合保税区23条综合改革措施,促进滨海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沙龙的成功举办为海关、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畅通、直接、有效的沟通渠道,让企业可以充分享受更多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对助力滨海新区和天津市进一步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寇晓霜致辞,天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王利兵,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梁益铭,天津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梁楠,北辰区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周再明出席活动并讲话。天津海关自贸处简要介绍了天津市综保区发展情况,并对海关总署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23条综合改革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现场解答企业问题。

    据介绍,目前天津市共有5个综保区,分别为天津港综保区、天津泰达综保区、天津东疆综保区、天津滨海新区综保区和天津临港综保区,规划面积共计24.179平方公里,均位于滨海新区。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市综保区进出口总值1940.4亿元,同比增长11.4%,以占全市千分之一点五的行政区划面积,实现全市超过30%的外贸进出口值,综保区已成为天津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天津海关积极支持综保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努力打造外贸发展新动能,稳住外贸基本盘。在保税租赁方面,创新推出异地委托监管、租赁资产交易等多项全国首创业务,2022年保税租赁货值757.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已成为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在平行进口汽车方面,进口数量持续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进口约3.5万辆,占全国70%以上;在保税展示交易方面,业务模式持续创新,展品拓展至汽车、飞机、船舶、艺术品、冻品等多个领域,2022年保税展示货值23.4亿元,同比提高10.5倍;在保税维修方面,从航空设备逐步拓展到了船舶、电子设备等领域,2022年保税维修货值达146.1亿元。

    据悉,今年7月31日,海关总署出台了《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涉及海关事权的五方面23条具体改革措施,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业务运行架构,推动综保区由原来的“两头在外”为主,转变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并重的经济功能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二是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全流程监管,借助智慧化、智能化监管手段,建立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的监管体系;三是助推高质量发展,支持功能业态拓展,加快建立适应高端制造业和研发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增强区内外产业联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动健康有序发展,守牢守住海关监管底线,履行依法把关职责;五是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强化配套保障,从制度层面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在互动讨论环节,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美克国际家私加工(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10家综保区企业和北辰区天津市天重江天重工有限公司、经开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等2家综保区外企业结合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互动讨论,天津海关对企业提出的需求和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下一步,天津海关将持续大力推动综保区改革23条相关措施在天津市综保区全面实施,服务天津市“十项行动”,助推天津综保区充分发挥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作用,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天津港保税区作为天津港综保区和天津临港综保区的管辖地,将继续围绕综合保税区“五大中心”的建设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立足客观实际,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努力为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美丽“滨城”建设和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更大力量。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