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抓住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机遇
发布日期: 2024-12-17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0余年来,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显著成就。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是新形势下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为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擘画了蓝图。

    当前,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面临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新要求。

    从开放领域看,我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实现“清零”,服务业开放取得积极进展。随着《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及《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等发布,新开放领域如何在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于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从配套改革看,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高标准规则、边境后规则,不仅是外资企业来华和在华投资经营的重要关切,也是我国培育一流国际化企业、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新的突破,需要国内改革深化协同。

    从创新功能看,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需要自贸试验区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丰富创新功能。

    推进系统性集成性改革,需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自主权。近年来,我国央地联动推进改革授权,为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还需更大力度畅通制度创新链条、降低综合协调成本、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新时代新征程,要在全面总结自贸试验区10余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第一,深刻把握提升战略内涵,系统高效推进制度创新。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目的是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实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贸易、投资、技术、数据、人才等更高水平开放合作的需要,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强开放与改革联动,强化制度创新与政策优势合力,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积累新经验、培育新动能。

    第二,提升在对接高标准规则中的引领作用。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试点,为加入高标准经贸协议提供了试验支撑。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旨在更大范围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各自贸试验区需细化具体措施,加快试点落地,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更高水平自由便利,加强前瞻研究、先行先试,为向全国推广进行压力测试、积累经验。

    第三,提升在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放的引领作用。我国服务业市场规模巨大,对于引资、引技、引才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撬动作用,是下一步开放的重点领域。自贸试验区需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在推进增值电信、外资医院等最新开放试点落地基础上,加强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重点领域开放探索,支持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海南等条件较好地区率先取得突破。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深化跨模式、跨行业开放协同,促进区内外联动、自贸区联盟等跨地区互动,引领提升全国服务业开放水平。

    第四,提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动能。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国际高水平合作的前沿地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自贸试验区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提出新要求。需进一步发挥产业和平台优势,推动全产业链创新、系统性创新和差异化探索相结合,在大宗商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聚集先进生产力和高端要素资源,丰富创新动能和应用场景,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生态体系和制度环境。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