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片区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区面积30平方公里,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及新兴产业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在这里聚集。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10年来,凭借独特的港城一体口岸优势,东疆片区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记者日前走进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等点位,实地感受东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双重优势,不断展现新气象、焕发新活力。
发挥区位优势 畅通物流通道
走进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的天津集装箱中心站,记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集装箱整齐码放,龙门吊紧张作业。在刚开通不久的第二线束上,一列满载生活物资、机械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即将从这里驶向蒙古国乌兰巴托。
2016年,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发中欧班列正是从这里发车,开往白俄罗斯明斯克。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使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铁路网连接上了二连浩特、阿拉山口等过境口岸,进而联通亚欧,进一步畅通物流通道。
“作为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枢纽站之一,天津集装箱中心站承担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开行及铁水联运等运输任务,自2016年6月投入运营以来,业务量持续攀升。”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得益于中心站的区位优势和天津自贸区的政策红利,目前中心站到发的货物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企业、客户,其中大部分来自天津本地。
与此同时,借助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保税+”中欧班列等新模式落地,为一些企业的贸易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我们充分依托东疆片区的自贸创新平台和自贸+综保的政策叠加优势,在中欧班列发运模式上积极创新,落地‘二手车出口+保税+中欧班列’的创新业务,打通二手车出口的新路径,极大降低综合物流运输成本,更好服务外向型企业。”天津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天津东疆国际班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欢表示,现在企业还开通了新能源车常态化运输,惠及更多出口企业。
王欢介绍说,未来企业还将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赋能,持续深化“班列+”发展模式,积极谋划建设试点配套产业园区,加速构建运贸产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同时,推动去回双向班列的常态化对开,进一步助力区域高水平开放,为区域生产贸易型企业走出去,逐步形成以物流促贸易,以贸易强产业,以产业带经济的良性循环。
助力邮轮经济提质增效
随着邮轮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位于东疆片区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迎来客流高峰。今年“五一”小长假,将有三艘邮轮同时靠泊天津邮轮母港,当日预计旅客出入境将达到上万人次,创复航新高。
据了解,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2024年累计接待国际邮轮105艘次,接待进出境旅客超35万人次,邮轮接待艘次及旅客人次居北方第一、全国第二。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业务营运部副经理李斌表示,随着出入境旅客数量增长,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也在不断细化服务举措。例如,针对外国游客,设立货币兑换和ATM、线上支付指引,方便他们在本地消费,并为入境旅客提供一些集散服务。
在邮轮旅客数量屡创新高的同时,也带动邮轮相关业务在东疆不断落地。就在不久前,6箱采购自塞浦路斯的进口果汁在东疆邮轮物资专用仓库完成中转后,通过境外食品保税直供方式成功供应给“梦想”号邮轮,标志着天津首单境外食品保税邮轮直供业务成功落地。
作为该批进口果汁的供应商,东疆明珠国际邮轮供应(天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峰表示,作为船供企业,自在东疆设立以来就享受到天津自贸区给予的很多便利政策。“比如,我们供船时采用的海外直采、直供邮轮的新模式,把海外采购的物品通过自贸区的保税仓库进行存储。在船东下单后,通过报关,把货品送入邮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享受了免税政策和船边直供政策,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仓储和物流的成本。”
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自贸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深化天津自贸区改革创新,完善邮轮产业链条,推动邮轮经济发展,东疆持续推动邮轮船供模式创新。特别是在《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实施以来,在海关的指导和支持下,东疆多次试单“国内采购+保税供船”业务模式,持续提升邮轮物资供应便利化水平,降低国际邮轮公司物资采购成本,同时也为本土优质商品出海销售拓展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