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十年巡礼】天津广播 | 天津自贸试验区主动探索试验打通临床急需进口药绿色通道
发布日期: 2025-04-27      来源: 天津广播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持人:近几年,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探索引进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特殊急需药品,率先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开展临床应用,打通临床急需药品进口渠道,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惠及广大肿瘤患者。来听记者翟婧秋的报道。

    今年6岁的希希是一名来自北京的患儿,2020年,一岁出头的他因连续一周的上吐下泻到北京儿研所就诊,检查后被确诊患上了神经母细胞瘤。这种多发于婴幼儿时期的肿瘤也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在北京进行了联合移植手术和化疗后,为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改善总体生存结果,在北京儿研所医生的建议下,家长带着希希来到天津肿瘤医院空港医院进行后续的免疫治疗。希希父亲告诉记者:

    (录音:免疫这个药还没有在国内上市,但是国家有这个政策,有两个试点,天津跟海南。你申请了之后,国家审批通过了之后,然后要从海关那边进,空港那边药可以进到中国来。21年的6月份开始在天津这边治疗的,我们当时做的是28天一个疗程,一共是5个疗程,到现在结疗差不多有三年,我们每年都复查,身体还可以。)

    希希父亲提到的这款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药叫做达妥昔单抗,是一种肿瘤靶向药,2017年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治疗12个月龄以上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数据显示,患者三年总生存率提高了12%。为了让国人同步享受到国际最先进的药品和治疗技术,天津自贸区从2019年起向国家药监局申请建立“临床急需进口药物绿色通道”,获批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进行探索试验,可以按照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实行审批。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管理局局长何江说:

    (录音:当时国家没有现成的政策,但是法规并没有说不能做,所以我们讲非禁即入。我们先对这个事情进行背书,认为符合临床急需,然后直接报到国家药监局去。国家药监局也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的话优先支持,给我们加班加点去批,而且整个天津市在做第一单的时候,卫健委、药监局、医保局,包括相应其他主管部门、海关联合坐在一块研究怎么把药通关,所以形成一个天津的模式。)

    这一政策帮助希希在北京完成化疗后就在天津自贸区用上了新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继辉说,目前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惠及更多患者:

    (录音: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13批次的药物申请过程,有17名患者来使用这些药物,一共涉及到5种药物,最小的患者年龄是2岁,最大年龄是73岁,涉及病种主要包括我们的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髓性白血病。到目前为止,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都非常好,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在最快三周就可以完成整个审批的流程。患者就不需要到国外去接受治疗,平均能节省费用40%。)

    为了更加规范合理的使用新药,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摸索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流程,特别是针对高危患者形成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患者出院后也将进行全方位的随访。郝继辉说,未来也将探索更多药物和医疗器械在自贸区内率先使用,提高诊疗水平:

    (录音:未来我们在其他的实体瘤,包括胰腺癌或者脑胶质瘤等等,不断的来拓展这些药物的使用,一些临床急需的医疗器械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再有我们觉得细胞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包括CAR-T、TCR-T,很多的细胞治疗很会给我们患者很大的临床获益。一个月前我们也挂牌了天津自贸区的细胞治疗中心的基地,充分的利用我们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一些政策,把我们细胞治疗这个板块做大做强更多,来使我们更多的患者获益。)

    近期,同样位于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也已获批开展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首批两单药品已经获批,预计将于6月份开展试用。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