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十周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决策部署,天津海关立足“守国门 促发展”的职责使命,围绕天津市“十项行动”、打造“五型”开放新优势及自贸试验区重点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大力开展监管制度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推出海关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措施,为天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为天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海关力量。
一、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1、创新专业智慧审单工作模式
开发“智慧审单系统”,通过智能识别提取单证关键信息、自动逻辑校验及风险预警提示,实现对进口肉类等商品智慧化审单,有效提升风险防控精准度和审单效率,保障货物高效通关。
2、创新进口汽车智慧查检工作模式
联合开发“智慧查检辅助系统”,实现全维度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抓取并留存车辆外观、轮胎规格等关键数据;系统支持VIN号或报关单号检索,确保检测车辆申报信息与查验信息可追溯。通过“智能辅助+人工查验”协同作业模式,提高关员查验效率,提升口岸通关时效。
3、创新出口特定法检货物过程监管模式
开发“智慧云查检系统”,对天津生产型企业出口特定法检货物(物流过程要求保持高洁净度等),探索实施过程监管模式,即通过对企业流水线包装、仓储、装运等关键环节实施远程视频监控,将部分现场查验项目前置至企业生产环节,产地查验环节不再开拆包装,需取样送检的,从企业在视频监控下提前抽取的代表性样本中取样,有效解决高洁净货物不便开包查验的难题,便利企业快速通关。
二、创新支持“保税+”新业态发展
4、创新保税冷链食品“一次检验”监管新模式
对进口冷链食品,依企业申请,探索在综合保税区一线入区或保税仓库入库环节实施检验,对符合要求的货物予以合格评定并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同批冷链食品申报综合保税区二线出区或出保税仓库时,不再实施检验,实现“一次检验、全程通行”,有效提升通关效率。
5、创新支持保税维修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将大型医疗设备、飞机零部件等更多品类纳入保税维修产品目录,拓展保税维修业务范围。创新开展飞机制造、保税维修等航空产业集群监管。
6、创新支持国际航行船舶LNG保税加注
实施LNG船舶燃料保税政策,优化保税仓审批流程,支持天津LNG仓储扩容,支持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注业务,助力天津建设京津冀能源枢纽。
7、创新支持高低硫燃料油保税混兑
支持企业在保税监管场所,以保税物流方式对高硫燃料油和低硫燃料油进行混兑调和,生产出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限硫规定的低硫燃料油,更好的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天津航运配套服务能力。
三、创新服务跨境电商提质增效
8、创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组合出区监管模式
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国内赠品组套销售。优化仓储物流管理,实施“分类入区、分区存储、合包出区”便利化措施,降低企业包装成本,丰富跨境电商营销模式,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9、创新丰富跨境电商税款担保方式
支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担保电子化试点,探索在保证金、银行保函基础上增加关税保证保险担保方式,进一步丰富企业选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四、创新构建健康安全与民生保障新高地
10、创新实施进口水果“优先审单、优化物流、优效查验”快速通关模式
对采用“提前申报”的进口水果实施优先审单;开发“口岸物流智慧平台”,实现进口水果放行直提、入场堆存、查验货物自动分流;建立查验绿色通道,应用智慧动植检冷处理智能评价模型及智利输华水果温度探针校正数据互认机制,提升查检效率,保障进口水果新鲜入市。
11、创新实施空港口岸进出境旅客“无感通关”模式
依托先期机检、智能化通道、大数据分析等智慧监管手段,在入境卫生检疫环节同时完成手提行李预检、核辐射监测,同步在后台完成托运行李先期机检,实现入境顺势监管;在旅客办理出境值机手续时,海关同步完成托运行李监管,实现出境托运行李与民航安全检查“一次过检”;在出境值机区及进境卫生检疫区增设申报设施,便利旅客健康申报与行李物品申报,全面提升旅客通关便利度与体验感。
12、创新建立进口食药物质“白名单”制度
配合地方政府、药监等部门建立自贸试验区进口食药物质“白名单”制度,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协同监管。海关对列入“白名单”的食品用途食药物质,按申报用途实施通关监管,便利企业进口。
13、创新邮轮口岸传染病检测和病媒生物初筛鉴定模式
在口岸现场设立病媒生物初筛鉴定工作室,配备便携式检测设备,实现快速初步鉴定,提升口岸即时检测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步建设海运旅检传染病快筛实验室,开展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即采即检”,增强多病同防和监测预警效能,助力天津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创新AEO企业培育认证模式服务高信用企业发展
14、优化AEO认证模式,提升享惠水平
构建自贸试验区企业信用培育体系,对新质生产力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企业优先培育、优先认证;对分支机构或办公场所跨京津冀区域的企业,开展认证作业时,建立“一关牵头、两关协同”的京津冀三地海关联合认证模式;优先为AEO企业集团及产业链关联企业提供培育服务,对成熟企业加快认证进度;发挥海关协调员作用,定向推送“便利措施服务包”并跟踪实施成效,持续优化企业服务体验。
(此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