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一款进口新药——吉托珠单抗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开展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这款药品,在部分境外国家已经批准上市,目前国内还在进行研发。
近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探索引进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特殊急需药品,让患者不出国门用上特需进口药品,降低用药成本,每名患者的治疗费可节省约40%。
据悉,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可由我市各大医疗机构提交申请,一案一议进行论证。此前,临床急需进口药品曾多次于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成功投用。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院共有15批次临床急需进口药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18名患者成功用药。
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也已获批开展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首批两单药品已经获批,预计6月开展试用。
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叙雷纳。4月,该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创新靶向药物通过了国家药监局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审批,并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服务患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申报相关药品审批,全力配合监管要求,让临床急需药品高效落地,使更多患者早日受益于全球医疗创新成果。”
绿色通道不仅承载我市患者的就医便利,而且还服务京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2024年8月,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与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共享临床急需药品进口绿色通道经验做法、支持医疗机构协同、研究制定临床急需药品进口申报流程优化方案和实施路径、推动临床数据及成果互通和更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内容开展战略合作。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田力男表示:“协议签订后,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临床治疗急需特定药品的患者,集中梳理省内特殊用药的需求,推动新药在天津口岸申报通关,切实保障重症患者用药权益。”
“政策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工作局局长何江对记者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的审批流程,积极推动优化相关服务和产品,使该通道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