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自贸要闻
从自贸政策“试验田”到特色产业“新高地” 创新赋能,“天津样本”跃然渤海之滨
发布日期: 2025-06-11      来源: 国际商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天津自贸试验区,四个镜头定格了这里的十年蜕变:

    天津海特的保税维修机库内的技术人员开始调试设备;天津港东疆片区的邮轮即将起航;森扬国际汽车城的平行进口汽车迎来交付的日子;狮桥集团的智慧物流大屏上“车流不息”……

    十年来,这片改革热土以“先行先试”的勇气破解产业痛点,用政策创新的“化学反应”催生保税维修、融资租赁、汽车进出口、网络货运等特色产业腾飞,在渤海之滨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画卷。

    保税维修: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今年7月,天津海特新建的三机位维修机库将投产。届时,9个机位将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第三方飞机大修基地。

    这家于2009年成立的企业,初期仅聚焦国内业务,2019年依托天津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实施办法》,成为全国首个在综保区外开展飞机客改货的企业,并由此开启了国际化发展之路。

    “2018年,我们开始开展B737NG国际客改货业务,通过‘修理物品’的方式开展业务,在租赁外部保税仓库、办理银行保函时常面临大量资金被占用的情况。”对此,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晗仍记忆犹新。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自贸试验区政策“雪中送炭”。“2019年年初,我们申请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并陆续获得保税维修资质、保税维修电子账册。在电子账册管理下,我们无需提交银行保函或保证金,这不仅解决了资金大量占压的问题,而且可将进口航材直接存放在公司的保税库房内,每月可节省租金等费用3万~5万元,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李晗说。

    这成为海特走上国际化道路的开端。2019年至今,海特的国际客改货业务从最初的6架,到2025年将达到18架,境外业务收入也将从200万美元增长到1550万美元。截至目前,海特已累计为国内外50多家客户交付700余架次飞机。“我们已完成4架次‘保税维修+融资租赁’飞机退租检的维修任务。该模式已成为我们新的业务增长点。”李晗说。

    海特的故事并非个案。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50多项保税维修政策打开了天津保税维修产业迅猛发展的“阀门”,如今这里已成为我国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模式最丰富,相关标准、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带动2024年天津保税维修实现进出口货值232.6亿元,同比增长101.8%。

    融资租赁:多品类标的物加速集聚

    落地92艘船舶租赁业务,增长37.3%;落地48架飞机租赁业务,增长77.8%;落地13台飞机发动机租赁业务,增长85.7%……这是今年一季度天津自贸试验区天津港东疆片区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东疆片区依托跨境租赁优势,推动天津东方邮轮公司和蓝梦国际邮轮发展公司成功落户,截至2024年12月底,联合多家租赁公司为邮轮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累计超200亿元。

    如今,邮轮经济正成为天津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名片。2024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业务量稳居中国第二、北方第一,全年共接待邮轮105航次,接待进出境旅客超35万人次。

    事实上,自2009年完成全国首单飞机租赁业务起,东疆片区融资租赁业务多点开花,租赁标的物覆盖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首创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余个创新模式,形成了融资租赁的“东疆模式”。

    累计完成2300余架飞机租赁业务,成为全球领先的大飞机租赁聚集地之一;全国首单帆船保税经营性租赁业务落户东疆;工银、国银等金融租赁公司新增船舶项目落户东疆,2024年完成209艘船舶、4座海工平台租赁业务,东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船舶海工租赁中心……在东疆,更多创新的故事不断写就。

    汽车进出口:政策催动全链条进化

    来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海滨九路的森扬国际汽车城,气质优雅的豪华轿车像一件件艺术品,尽显尊贵与奢华;霸气硬朗的SUV,轻松应对城市穿梭、越野探险;酷炫十足的跑车,足以点燃车迷的热情……在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展厅中,200多家商户备好的进口汽车盛宴,每天都吸引数千名消费者到访。

    森扬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宋娜娜表示,“我们是与天津自贸试验区同年同月开业的。十年来,我们紧跟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不仅在2015年成为天津首批平行进口车试点平台之一,还在2019年天津获批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后,成为第一批先行先试的企业。目前公司年营业额达25亿元,海外合作伙伴已有200多个。”

    在宋娜娜看来,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内做平行汽车进口,优势得天独厚:一是临港,交通便捷;二是起步早,通关、审价等速度快;三是自贸试验区便利政策的支持力度大。她举例说,过去,平行进口汽车“落地即征税”,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很大压力。政策调整为售前保税后,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今后我们将在拼服务的同时,以新奇特为特色,打造网红车城。”

    二手车出口是森扬的另一张“王牌”。900辆、8000辆、11000辆……2022年至2024年的3年间,森扬的二手车出口风生水起。“今年,我们新增了汽车零配件出口业务,计划在海外设立一批二手车出口服务合作店铺,以提升海外消费者的售后体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宋娜娜透露。

    这正是天津自贸试验区赋能汽车贸易的缩影。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布平行进口汽车三包服务标准及合规性整改要求,建成运行国内首个平行进口汽车服务中心和整备中心,设立全国首家自贸试验区二手车出口服务中心,打造集贸易、零配件供应、检测、金融于一体的出口链条,汽车贸易成为天津高水平开放的亮丽名片。

    网络货运:新模式、新业态破土而出

    近年来,中国物流行业步入智能化、绿色化的全新发展阶段,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和精准服务,为网络货运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的土壤。

    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狮桥集团已在中国物流运输平台服务、智能新能源卡车研发制造、货车金融和交易服务等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成长为中国物流产业中的独角兽企业。

    身为亲历者,狮桥集团合规总监刘乐向记者细数着企业的“获得感”:一是招商、运输、政务、税务等多个部门组成网络货运项目服务组,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并整合准入资质、能力认定、申请流程、平台建设等各政务事项材料,形成“一套材料”指导申报。二是把企业需求和行业痛点作为政策创新点,推动平台经济审批制度改革,争取到市级、区级事项授权,通过跨层级跨部门事项集成整合,优化和调整办理程序,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三是创新强化协同监管,实现交通、税务等多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和协作机制,监管线上化,推动网络货运等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健康发展。

    随着自贸试验区政策的红利持续释放,天津落地了全国首单绿色网络货运平台评价案例,汇聚网络货运资质企业近百家,网络货运蓬勃发展。目前,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服务司机426.6万名、车辆392.5万辆。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货运量5.8亿吨,运费总金额超900亿元,并将服务延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碳资产管理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的行业生态。

    从飞机客改货的“空中丝路”到邮轮租赁的“海上走廊”,从平行进口车的“陆地展厅”到网络货运的“云端枢纽”——回望天津自贸试验区走过的这十年,恰如一幅以制度创新为笔、以产业跃升为墨绘就的时代答卷。这里的每一次政策突破都在重构产业肌理,每一轮开放创新都在书写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