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就“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天津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在‘十四五’期间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亮点成效?”回答了中央媒体记者提问。
单泽峰说,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挂牌运行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形成一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一是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取得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我们坚决扛起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使命,累计实施686项创新举措,其中4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加快构建起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其中,全国首创自贸试验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和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推出“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海关监管措施,探索形成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和动产质押融资等新业务模式,以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有效破解企业面临的疑难问题,为全国开放大局贡献了“天津经验”。
二是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了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我们立足滨海新区扎实的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叠加效应,创新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经营性租赁飞机退租等业务模式,飞机租赁业务规模居全球第二;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和外币国际保理业务,商业保理企业资产总额超3000亿元,占全国30%;建成平行进口汽车服务中心和整备中心、二手车出口服务中心,平行车进口占全国总量80%以上,二手车出口同比增长46%;全国首单“两区”外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试点、保税混矿等“保税+”业务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三是持续提升高品质服务效能,形成了一批品牌化、体系化的协同协作模式。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升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力水平。一方面,发起召开首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在全国率先实施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推出230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另一方面,与阿联酋杰贝阿里和哈伊马角自贸区、新加坡等国际自贸园区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汽车贸易、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对接合作,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海上合作的战略支点。
单泽峰表示,面向“十五五”,天津自贸试验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围绕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