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京津冀地区首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在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揭牌成立。海关总署标法中心、天津海关、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委、滨海新区商促局等相关单位以及中国汽研、中汽数据等相关企业,共同召开了基地建设座谈交流会,围绕如何高效建设运营好研究评议基地、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地作用服务产业发展、如何协同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汽车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技术性贸易措施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可能因各国标准差异、认证复杂、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潜在的“技术壁垒”,为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严峻挑战,增加企业成本,影响市场准入。
在此背景下,东疆管委会依托区域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联合天津海关、中国汽研,在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市工信局、滨海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通过海关总署标法中心验收,落地北方首个汽车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基地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桥梁作用,整合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全链条组织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和应用等工作,为我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池等汽车产品生产及出口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服务,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为车企出海“保驾护航”。
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贸易口岸,汽车产业功能要素齐全。近年来,东疆以构建汽车大流通创新引领区为目标,已实现汽车贸易、汽车租赁、汽车检测、仓储物流、共享出行、智能网联、网络货运、汽车文化、研发设计等汽车多链条产业生态集聚。基地的成立,进一步丰富了东疆在汽车产业领域的要素和功能,服务京津冀乃至全国汽车产业迎来“标准共建、风险共防、利益共享”的新发展格局,助力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提供坚实支撑,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天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