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港海事局成功办理天津辖区首例海船转籍“带押过户”与“不停航办证”并联业务,这也标志着船舶登记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此项创新实践是贯彻落实《民法典》“抵押财产转让”规定及《船舶登记工作规程》“带押过户”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跨部门协同与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船舶所有权转移、抵押权衔接和船舶运营零中断的“一站式”办理,为航运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破解行业痛点,提升船舶交易效率
据了解,船舶作为重要资产,在交易过程中常涉及银行抵押。传统模式下,卖方需先清偿贷款并注销原有抵押登记,才能办理所有权注销、新所有权登记及新的抵押登记。这一过程往往导致船舶停航等待,短则数周,长则数月,不仅产生巨大的运营损失和资金成本,还严重影响了船舶资产的流动性,成为了长期困扰船东和金融机构的难题。
而本次办理业务的船舶原涉有多项抵押,新港海事局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创新采用“带押过户”模式,允许船舶在未解除抵押状态下直接办理过户,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不停航办证”则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行预审,确保船舶在办理各项证书期间持续运营,最大限度保障了航运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与经济利益。
深化跨部门协同,实现“一窗通办”
为确保政策顺利落地,新港海事局积极牵头建立与注销港海事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交通港航等部门的深度协同机制。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召开协调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数据实时共享平台等措施,有效破除信息壁垒,重构跨域业务流程。
经过与金融机构的反复沟通协调,新港海事局明确了“带押过户”业务的操作规范与风险管理要求,确保了金融债权在法律框架内的无缝衔接和安全延续,实现了资产流转效率与金融风险防控的有机统一。通过跨部门协作机制的优化,申请人现在只需在海事政务窗口提交一套申请材料,即可由两地海事部门同步审批、并联办理。原本需要串联进行的赎船、解押、过户、新抵押设立及证书换发等环节得到有效整合,办理时间平均压缩70%以上,申请材料减少60%,审批环节精简3个以上。本次首例业务全程办理仅用时2个工作日,创造了船舶登记业务的新速度。
持续深化改革,服务海洋经济强国战略
新港海事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系统总结了首例‘带押过户+不停航’并联业务经验,明确了各类风险管控与业务规范要求,为持续推进政策落地和扩大实施范围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改革通过减少运力损失、压缩交易周期、优化融资环境三个维度,全面提升了航运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对稳定航运产业链供应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下一步,新港海事局将始终秉持高效便民的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船舶登记与抵押权登记组合办理机制,积极推动更多跨类别政务服务的“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同时,探索将更多事项纳入“不停航”办理模式,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船舶相关企业降本增效,为推动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服务海洋经济强国战略贡献海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