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第十三届(2025)商业保理行业年会暨第十二届于家堡保理论坛在天津经开区于家堡洲际酒店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商业保理行业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以“十五五”时期商业保理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与路径为主题,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业保理企业及相关机构代表近500人参加。
开幕式上,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秘书长兼工会主席李俊、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武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华荣致辞,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东北亚区总监林晖向大会发来贺信,共同对商业保理行业健康发展寄予期望。
会上,《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及子报告发布。作为目前我国反映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状况唯一的年鉴性权威资料,自2013年起已连续发布13年,今年,《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增加了《中国商业保理行业政策法规研究报告(2024—2025)》《中国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24—2025)》《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4—2025)》《中国商业保理行业风险案例报告(2024—2025)》四份子报告,系统梳理了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时效性及指导性。
天津自贸商业保理创新实验室在大会上正式成立,该实验室由天津自贸区、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及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携手打造,将借助天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经开区商业保理的产业聚集、商业保理专委会的行业引领,搭建保理行业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创新路径的全新平台。实验室成立后,将聚焦保理行业前沿动态和保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实时掌握企业业务实践中遇到的政策壁垒,推动政策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并将创新办法转化为具体可行、风险可控的政策,为国家层面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天津经验”。
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天津经开区活跃保理企业共143家,资产总额占全国近20%,已形成以全国首家“千亿央企保理公司”国新保理为龙头,央企背景保理企业与省属国企、中国五百强背景保理企业为核心,知名民营及行业龙头背景保理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未来经开区将围绕技术赋能业务升级、拓展国际业务效能、引导企业内部合规和鼓励业务模式创新四个方向,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链路数字化改造,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与风险识别精度,探索构建国际保理“业务闭环+风险可控”的外币收付管理机制,并支持保理企业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绿色保理、科技保理等新型业务模式。
会上,组委会还发布了第十届商业保理创新案例、2025年度商业保理行业团体示范单位和试点单位,并向54家行业单位分别公布2024天津商业保理创新发展基地“宏图奖”“启航奖”“裕业奖”。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吴献锋,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名誉主席杨良宜,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院务委员会副主任魏炜,商业保理专委会主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家平,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一部主任助理陈勇等在会上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为行业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
与会代表表示,此次大会非常务实,为行业及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解析与参考。面对“十五五”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商业保理行业唯有加快转型步伐,坚持合规发展与创新驱动并举,才能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质效,为健全商业信用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望未来,商业保理行业正加速迈向规范化、规模化、数字化、市场化与国际化。在此进程中天津经开区将以技术为桨、以合规为舵,发挥贴近实体、灵活高效的优势,持续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提供关键支持,并助力大型企业优化财务结构,为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商业信用体系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