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制度创新
率先打造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体系
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 发布日期: 2025-09-17     

上海、天津、北京自贸试验区细化落地国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编制实施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积极探索以自由流动为基本、安全为例外的商业数据管理模式,促进商业数据安全顺畅流动,助力构筑数字贸易发展新优势。

一、主要做法

(一)细化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天津自贸试验区编制《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为企业开展数据分类分级提供指导,将企业数据分成13大类40子类,从高到低分为核心、重要、一般3个级别,明确了重要数据的识别标准。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编制并发布了首个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和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识别指南等指导文件。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3个领域形成相关清单,涉及智能网联汽车跨国生产制造、医药临床试验和研发、基金市场研究信息共享等11个场景,划分成64个数据类别600余个字段,指导企业更好开展数据跨境合规化管理。

(二)构建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2024年版)》,并根据出境数据基本特征作出详细描述、给出具体示例。同时,出台相关解读及落地配套指南,便利负面清单落地实施。

北京自贸试验区编制发布《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2024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服务管理若干措施》等数据跨境政策文件,构建了以“首个场景化、字段级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创新政策体系。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坚持“负面清单+操作指引”相结合的工作路径。结合跨境场景细化至具体字段,编制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数据清单,同步迭代拓展更多场景、更多领域。通过试点筛选出存在风险的数据出境字段,与网信、安全、行业等部门共同论证,为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提供支撑。

(三)建立安全有序、便捷流动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和服务机制。

北京自贸试验区开展省级预审核、预评估先行先试,联合专业机构、在京高校、知名律所等成立数据跨境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8大项74子项安全风险预评估指标。持续优化评估、备案受理流程,为4000余家企业提供常态化咨询服务;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覆盖5个行业100余家企业。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确保企业操作便捷的基础上,同步做好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工作,构建了全流程管理体系。启用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搭建数据便捷流动公共服务管理平台,面向数据处理者提供“事前备案、事中存证、事后核查”全流程的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服务。

二、实践效果

(一)为优化国家数据跨境流动管理体制机制提供了创新经验。

上海、天津、北京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打造数据跨境流动政策体系,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构建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制度体系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对国内数据制度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试点意义。

(二)企业数据出境合规成本显著降低。

自贸试验区相关探索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显著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北京自贸试验区推动奥迪、拜耳、诺华诚信、海天瑞声、民生银行、LG等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数据合规出境。天津自贸试验区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重要数据通过安全评估后出境,一般数据可自由流动,有效降低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有利于企业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大众汽车、百超激光等企业根据清单理顺和简化了数据出境流程,便利了运营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