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制度创新
京津冀政务服务 “同事同标 ”
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发布日期: 2024-01-19     

为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加快三地互联互通, 2021年以来,北京市政务服务局会同天津市、河北省政务服务部门,打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属地限制,在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合推出 179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的“同事同标 ”事项,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结果互认。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机制建设,开展 “同事同标 ”清单化。

2021年,三地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并共同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 “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工作机制 ”和“跨省通办 ”联动机制,制定《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政务服务 “同事同标 ”工作方案》。2022年,三地政务服务部门签署《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将电子证照互认应用、京津冀中介服务网上平台(中介超市)协同等内容纳入协议。两年多来,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内 “同事同标 ”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累计推出 4批 179项“同事同标 ”事项清单。

(二)打破区域分割,实现异地办理便利化。

京津冀三地确定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 “四同一互 ”标准,即同事项名称、同受理标准、同申请材料、同办理时限,办理结果互认。同时,依托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工作机制,对 “同事同标 ”联动模式进行推广,将联动范围从自贸试验区拓展至京津冀全域,将联动内容由 “同事同标 ”延展至政务服务全领域。

(三)优化对接方式,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

京津冀互设异地帮办代收窗口,按照 “远程视频会商、异地帮办代收 ”模式,推进政务服务 “跨省通办 ”。北京对天津、河北推出 234项省市级层面 “跨省通办 ”事项,天津对北京推出 696项,河北对北京推出 138项。建立线上 “京津冀一网通办服务专区 ”,北京上线 231个“跨省通办 ”事项,天津 111个,河北 108个。创新移动端应用,通过三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推出首批 208项自助办事项。

二、实践效果

(一)探索出跨区域政务服务协同改革新路径。

已推出的自贸试验区 “同事同标 ”事项中,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等 5种事项类型,涉及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交通、住建、药监、知识产权、商务、税务、公安、人力社保、医保、经济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 12家政府部门。例如,打印个人权益记录、完税证明、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开具异地缴存证明等都能在京津冀实现异地办理。

(二)降低了事项办理的制度性成本。

推动 3500余项北京市和通州区政务服务事项延伸服务至河北自贸试验区相关政务服务大厅,避免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 “两头跑、折返跑 ”。推行 “同事同标 ”后,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事项遵循同一套业务标准、同一套办理流程,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成本和时间,初步估算方便三地办事群众 10万余人,为企业群众节约成本 2.5亿元。

(三)助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2023年,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政务服务部门积极对接,围绕企业准入准营、个人资质资格办理结果互认,梳理形成津冀办理结果在北京市直接认可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例如,推动三地公安部门统一推出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核发、大型焰火燃放作业人员资格证明核发等 9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 “同事同标 ”政务服务事项,更好实现互通互认。在京津冀区域推行纳税信用评级异地互认共享,对从北京迁入到津冀的企业,继续保留在京获得的纳税信用 A级资质,跨省迁移后津冀部门不再将其视为新办企业,大大节约了企业申请留抵退税和资金回流时间。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家相关部委
自贸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兄弟自贸试验区
重点链接